旅游企業與野生動物保護的距離
2023-7-27 15:48 查看: 550 野生動物保護并不是一個新鮮話題,動物福利概念的形成時間也以世紀為單位計算。但時至今日,“保護”遠遠不夠,“福利”尚未落實,全球多家領先的旅游企業還未承擔起相應責任。
日前,值第十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之際,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發布了《不容忽視的責任:旅游業野生動物保護的短板》報告(下稱“報告”),基于2020年發布的大型旅游企業動物福利評估框架,展現三年后旅游業在保護野生動物方面的表現及進展。
報告對全球領先的“龍頭”旅游企業評估,發現近半數企業沒有制定動物福利政策,多數企業仍在銷售對野生動物造成傷害的旅游活動。其中,有五家企業嚴重忽視動物福利,對野生動物造成傷害,包括兩家總部設在中國的知名旅游企業。
基于此,《華夏時報》記者致電報告涉及企業,并對世界動物保護協會野生動物項目經理鄭鈺進行了專訪,就動物福利問題、人類利用動物的“邊界”問題以及中國旅游企業該作何擔當等問題進行了探討。
五家企業嚴重缺乏對動物福利的考量
報告由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委托薩里大學(UniversityofSurrey)進行獨立分析和研究,基于企業規模、相關性和人氣度,選擇了全球規模最大的13家旅游平臺和服務供應商作為調研對象,并從四個核心領域——承諾內容、目標和績效、改變行業供給、改變消費者需求——以及涉及推銷野生動物娛樂景點的情況,對企業與野生動物保護相關的表現進行評估。
根據評估結果,發現五家企業嚴重缺乏對動物福利的考量,包括GetYourGuide、客路旅行(Klook)、Traveloka、TUIMusement等,這些企業仍在銷售野生動物娛樂活動來營利,包括涉及海豚、大象、靈長類動物和大型貓科動物等物種的表演以及騎乘、觸摸、合影等其他與野生動物零距離的互動。
“這意味著這些在全球旅游業中最具影響力的企業,并未承擔起減少動物傷害的責任。且其中四家公司在其動物福利政策、目標和供應鏈方面的得分不到10%。這些市場領導者對動物福利的忽視給野生動物帶了巨大的威脅!编嶁曁寡。
而在全球范圍內,忽視野生動物福利絕不僅僅是這五家企業的個性化問題。
報告顯示,九家企業仍在銷售覆蓋眾多物種的野生動物娛樂活動,忽視了野生動物的福利。自2020年以來,只有少數接受評估的公司采納了相關建議,通過停止銷售傷害性的野生動物娛樂活動來保護野生動物,例如Airbnb(愛彼迎)、Booking.com(繽客)和TheTravelCorporation已主動取消圈養野生動物娛樂活動。近一半企業未將動物福利納入其政策、目標或供應鏈之中。
一些企業雖然采取了積極舉措,但局限于停售單一物種的野生動物娛樂活動或門票,造成野生動物保護范疇的進程嚴重滯后。如貓途鷹(Viator)已經停止銷售圈養野生動物娛樂活動的門票,但其網站上的圖片和評論仍涉及推廣傷害野生動物的旅游活動,在針對公開的動物福利承諾的獨立評估中,該公司的得分都介于44%—75%之間!斑@表明,即使是在這方面可圈可點的公司,也有很大的改進空間!编嶁曊f。
此外,絕大多數旅游企業在提高消費者對動物福利的認知,以及避免野生動物傷害方面仍做的不夠。
事實上,游客對此類活動也并不買賬。2022年世界動物保護協會開展的全球游客調研顯示,高達84%的游客認為旅行社不應推銷會給野生動物造成痛苦的活動。
由此,“負責任的旅游是旅游業的發展趨勢,可以為野生動物、游客和企業帶來‘三贏’的局面。以動物傷害為代價的野生動物旅游終將被淘汰。作為行業領先的企業,采納動物福利,推動行業轉型,將為企業贏得聲譽和經濟的雙重回報。如果每一位游客都能做出負責任的選擇,不購買、不參與野生動物娛樂活動,就會產生更大的力量改變這些動物的命運!笔澜鐒游锉Wo協會野生動物項目全球負責人MorvahGeorge女士表示。
中國旅游企業與動物福利的距離
面對野生動物保護、動物福利,中國旅游企業做得如何?
大自然中的海豚世界動物保護協會供圖
“中國的旅游企業已經不缺乏對于野生動物保護這一問題的普遍認識了!编嶁曊f。
自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在全球旅游業內發起“野生動物友好型旅游”倡議以來,已有29家中國旅游企業簽署“大象友好型旅游承諾”,18家簽署“野生動物友好型旅游承諾”,公開宣布停售大象娛樂產品或是野生動物娛樂產品,轉而提供更加友好的野生動物旅游選項。也有一些企業在產品設計、供應商審核和游客教育方面做出了有益嘗試。
鄭鈺介紹,動物福利已經寫入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HA)的《陸生動物衛生法典》,中國作為128個成員國之一,官方認可和支持WOHA制定的各項動物福利標準,并在2007年以后與WOHA開展了一系列合作。同時,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的6個分目標涉及動物福利的內容;很多雙邊、多邊貿易條款中有動物福利方面的要求。且動物福利和中國傳統文化中向善的思想高度一致。
但是,面對龐大的游客市場,如何落實野生動物保護,對企業而言仍然具有挑戰性。
記者了解到,在“五家企業嚴重缺乏對動物福利的考量”中,包括了兩個總部設在國內的知名旅游企業。
以其中一家為例,鄭鈺介紹:“我們在調查中發現其官網(國際版)在售賣大象騎乘、抱老虎幼崽合影等野生動物表演以及零距離親密互動的活動,均屬于忽視動物福利且會對野生動物造成傷害的產品!倍撈髽I去年還發布了可持續旅行的相關報告,并對生物多樣性、野生動物保護理念表示認可。
對此,《華夏時報》記者就動物福利認同、是否下架此類產品等問題與該企業相關負責人進行了通話,其表示因涉及海外業務,企業對上述情況正在調查中,暫不予回應。截至發稿,其官網(國際版)仍在售賣相關產品。
2023年是全球旅游業加速復蘇的一年,對中國旅游企業而言,鄭鈺建議,應充分認識到自身業務對野生動物帶來的重要影響,在產品設計、供應鏈管理、消費者宣傳等方面把保護動物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因素積極納入其中,支持野生動物友好的旅游方式,真正推動行業向更加文明、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斑@符合國家綠色、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從長遠來講,對企業的品牌和可持續盈利都是有利的!
利用動物的“邊界”
回歸動物福利本身,旅游企業對動物福利、對保護野生動物應負多少責任?
目前國際上通行的動物福利,是由英國著名生物學家、農業科學家,同時也是動物福利專家考林·斯伯丁在《動物福利》一書中概括的“五大自由”原則,即讓動物無饑渴之憂(生理福利)、讓動物有適當居所(環境福利)、減少動物的病痛傷害(衛生福利)、使動物能表達自然行為(行為福利)和減少動物的恐懼和精神痛苦(心理福利)。
需指出,動物福利不是動物權利?剂帧に共≈鲝埲祟惪梢岳脛游,但必須對動物施以人道主義關懷。同時,“動物福利與人的福利不一樣,并不是給動物多高的待遇,而是滿足動物最基本的生存需求!笔澜鐒游锉Wo協會科學家孫全輝博士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而旅游娛樂活動中的圈養野生動物,除了人工圈養環境難以滿足野生動物對食物、行為以及棲息環境的特殊需求以外,野生動物要經歷長時間和高強度的訓練,才能從事表演以及與人親密互動,因此動物福利問題更加突出,對動物的利用也超出“邊界”。
因此,報告建議企業制定一項公開的動物福利政策,并在政策中明確禁止野生動物表演,禁止游客與野生動物零距離接觸。企業可以將動物福利政策納入單一政策文件,這也有利于企業信息的公開透明。
不過,若要追究旅游企業銷售給野生動物帶來傷害的娛樂活動,是否應該責任前移,看到圈養野生動物場所,如野生動物園的責任?
首先從旅游企業自身來看,其是野生動物娛樂場所銷售、推廣和預訂的重要來源,并且在野生動物娛樂行業的延續中發揮著巨大作用——尤其是在涉及到跨國旅游的產業鏈中。據世界動物保護協會2019年的調查,四分之一的游客參觀海豚娛樂景點是因為“這是他們旅游套餐的一部分”,或是因“受到服務他們的旅游公司的建議”。除此之外,知名的旅游品牌還會幫助野生動物娛樂場所維持其公眾接受度,讓人們傾向于相信參與這類活動不會存在任何問題。
再前置看到圈養野生動物的場所,鄭鈺表示:“我們認為這些場所應受到更嚴格的約束和監管,動物園也應當將動物福利置于首位,真正致力于現代動物園發展的目標,即研究、保護和教育!
同時,商業化的野生動物娛樂需求是刺激全球野生動物非法貿易的重要推手之一。今年世界野生動植物日的主題是“野生動植物保護伙伴關系”,也是鼓勵私營部門(商業以及投資)放棄過去不可持續的利用自然的方式,成為保護行動的重要參與伙伴。
“總體而言,消費行為向更負責任的方向轉型,過程通常是漫長和復雜的,但消費鏈條上的每一方,都不應忽視自身這一環節帶來的消極影響。因此,不論是旅游企業還是圈養野生動物的場所,只有承擔起相應的責任,才能推動整個行業更可持續、文明的方向發展!编嶁曊f。
尤其在轉變公眾觀念的過程中,旅游企業是可以發揮重要作用的,如鼓勵游客前往棲息地體驗“野生動物友好型”旅游,以不為動物帶來干擾的方式體驗動物的自然魅力。
為了讓品牌宣傳更簡單——報紙媒體發布找報紙之家,多年專注媒體發布(對接優秀媒體平臺,如中國組織人事報、人民日報、中國青年網)、網絡推廣、品牌宣傳,業務渠道覆蓋各大紙媒、網媒、自媒體和納斯達克大屏媒體等,為廣大客戶提供各類媒體渠道的品牌內容發布服務。多年專注,案例無數,正規公司,規范流程,簽訂合同,開增值票,為客戶提供各項優質服務和多重安全保障。
歡迎咨詢合作,實現互利共贏。我們期待與您攜手共創輝煌!具體可以到報紙之家(www.fabaozhi.com)咨詢我們的人工客服:vx:zmcm118